张绍林不仅担任了《三国》的分组导演一职,具体负责执导《南征北战》这一部分,而且他被誉为福将,他所执导的作品多数都荣获了众多大奖。
中央电视台高度重视此事,张绍林在接到任务后,丝毫不敢懈怠,立刻派遣了几位副导演,随即启动了覆盖全国的演员选拔工作。
《水浒传》中的角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。首先是最为突出的五大主演,包括宋江、林冲、鲁智深、武松和李逵,他们都在原著中得到了大量的描写。此外,还有潘金莲等人物,他们在原著中的描写也相当丰富。
紧随其后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中的诸多角色,诸如吴用、卢俊义等,他们虽然戏份较为清淡,却同样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。
最终,七十二地煞星以及众多配角角色,这部分内容相对较为粗略,为了提升剧情进展速度,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处理,他们的出场次数也不多,因此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。
有趣的是,在第二档作品中,众多曾在《三国》里扮演“南征北战”一幕的演员亮相,他们在《三国》中的角色戏份较少,表现也较为一般,然而在《水浒》中却焕然一新,展现出了耀眼的光彩。
相较之下,我们不禁赞叹这些演员的表演天赋,同时也要佩服导演那锐利无比的洞察力。
下面就来说说这10位演员。
1、李冬果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孟优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阮小七。
孟优乃孟获的胞弟,曾在“七擒孟获”的故事中扮演过几回配角,尽管他的扮相颇为古怪,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。相较之下,“阮小七”这一角色却表现得相当出色,将草莽英雄的豪迈与不羁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初次招安之际,他偷饮了御酒并高唱渔歌,而后来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,他又穿上龙袍寻欢作乐,这两次行为都充分体现了他那不畏权势、性情刚烈的性格特点,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实际上,阮小七最初考虑的对象是赵小锐,然而赵小锐却对李逵这一角色情有独钟,坚持非他莫属,再加上他的扮相与角色十分契合,最终决定由李冬果出演。
令人惊讶的是,这一变动竟成了点睛之笔,塑造出了两个永恒的形象,阮小七显得格外狡黠,而李逵则展现出非凡的勇武。
2、张治中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马谡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晁盖。
马谡在剧中角色有限,但其名声却颇为显赫。作为纸上谈兵的典型代表,他不幸失去了街亭,最终遭到了诸葛亮泪洒断头的悲惨结局。
张治中给众人留下深刻印象的,乃是在《三国》剧中那痛哭流涕的情景,而这恰恰是他舞台生涯的首秀。
当时演员是否出席尚存疑问,张绍林紧急将他自外地请来应急,首日即投入台词背诵,次日便直接投入“挥泪斩马谡”的拍摄。戏份完成后,张治中内心充满不安,不确定自己的情绪是否准确把握,然而,总导演王扶林在审阅样片后,立刻断定他就是扮演马谡的最佳人选。
张绍林可能对这场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因此后来他被直接邀请来扮演托塔天王这一角色,即“晁盖”。
这两个角色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,然而令人惊讶的是,经过化妆的张治中却意外地增添了几分枭雄风范,周身气场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令人不禁为之赞叹。
他之所以能如此精确地捕捉到角色的核心,这或许与他长期从事话剧表演密不可分;他不仅曾荣获“梅花奖”,还多次摘得“金狮奖”的荣誉。
3、崔岱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王平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方腊。
王平身为一名较为辛苦的将领,因其行事谨慎,被委以重任,担任马谡的副手。然而,马谡却固执己见,坚持要在山上驻军,最终导致整个军队全军覆没,王平也因此遭受了不幸。
在剧中,王平的个性平和,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和善之人形象,他性格温和,缺乏鲜明特点,显得平凡无奇,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。然而,在《水浒》这部作品中,他却实现了质的飞跃,彻底蜕变,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物。
崔岱的举止充满了方腊式的匪气,同时他身上也透露出狡猾的特质,形象立体,个性突出。尤其是与宋江的顺从态度相较,崔岱展现出的那种豪迈之气,让人感到一种畅快淋漓的快感。
如果不是梁山兄弟死在他手下太多,估计人设会更讨喜。
4、张亚坤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张辽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张顺。
《三国》中有过3版张辽,分别是徐少华、张业坤和王卫国。
张业坤在剧中露面不多,其存在感堪称最低,这主要是因为他面容清瘦,体态单薄,根本无法匹配“张辽”这位勇猛将领的形象。若非字幕提示,观众几乎无法辨认出他的身份。
在《水浒》这部作品中,他的表现尤为杰出,将“浪里白条”这一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。特别是他在劝降方腊的过程中,不幸被射杀于水门之上的那幕,更是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5、王光辉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曹叡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燕青。
曹叡,曹丕之子,身为魏国第二位君主,他致力于勤勉治国,却不幸英年早逝,为司马家族篡权埋下了隐患。然而,这位人物在人们心中印象并不深刻,唯一值得一提的是,他的外貌英俊潇洒,颇具英气。
在《水浒》这部作品中,由王光辉扮演的燕青角色格外引人注目,他不仅外表英俊出众,才艺横溢,而且忠诚可靠,待人热情,甚至能以他的魅力将天下第一美女李师师俘获。
王光辉曾言,在拍摄期间,他对原著进行了无数次的研读,几乎达到了熟记的程度。尽管他只是剧中的小角色,但他对角色的琢磨却从未懈怠,无论是眼神、言谈举止,还是走路姿态,都力求与原著中的燕青形象相契合。或许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,成就了他最为经典、令人难忘的燕青形象。
新版《水浒》中的严屹宽,尽管颜值颇高,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浮于表面,缺少了深度,似乎并无太多引人注目的亮点。
王光辉本应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演员,按常理推测,他理应一跃成名,然而现实却与预期相去甚远,他的作品虽多,但始终未能引起广泛关注,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热度。
6、王卫国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张辽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卢俊义。
王卫国似乎仅出演过张辽这一角色一次,其扮相显得十分雄壮,然而在众多武将之中,他却并未显得特别突出。
王卫国身形挺拔,面容清秀,处理事务时沉着冷静,颇具贵族气质,《水浒传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这一特点。他扮演的卢俊义,体态丰腴,容貌俊美,气质非凡,与卢员外的形象相得益彰。
或许是因为他气质非凡,他在《西游记续集》中扮演了“玉帝”这一角色;由于角色深入人心,人们甚至将他的头像印在了冥币上,这让他既感哭笑不得。
王卫国演过不少上位者,不过名气都要差很多。
7、杨凡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赵云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石秀。
赵云这一角色由三位演员诠释,包括一位老年演员和两位年轻演员。实际上,按照杨凡的年纪,他最适宜出演年轻版赵云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赵山却接演了青年角色,而他本应扮演中年角色。他面容稚嫩却戴着长须,显得有些不协调,实在颇为遗憾。
在《水浒传》这部作品中,杨凡的角色设定相当清晰,他所扮演的石秀形象鲜明,一个刚出道便对邪恶深恶痛绝的侠士。尽管他的戏份并不算多,但他的表现却备受赞誉。尤其是他那双眼睛,透露出凶狠与轻蔑,孤高与愤怒交织,表现得淋漓尽致,令人印象深刻。
杨凡原本是军人的身份,他是武警总部政治文工团的一员,凭借着出众的容貌和矫健的身手,被选中扮演赵云这一角色。在拍摄过程中,他更是得到了洪金宝的赏识,得以主演电影《一刀倾城》,然而遗憾的是,他并未因此成名。
此后,杨凡投身于多部武侠剧的演出,却始终未能引起广泛关注,于是他决定转战幕后,开始担任编剧和制片人等职务。
8、陈之辉
《三国演义》中饰演廖化,《水浒传》中饰演杨雄。
陈之辉堪称一位不凡之才,他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塑造了多个角色形象,诸如廖化、鲍信、许褚以及太史慈。同样,在《水浒传》中,他亦成功演绎了王进与杨雄这两位角色。
他之所以如此霸气十足,根本原因在于他拥有非凡的身手;他曾是舞蹈演员,并且对“南北拳”技艺了如指掌,无论是何种动作,他都能轻松应对。
遗憾的是,陈之辉并未因此获得名望,然而在多年之后,他因在《叶问》中扮演“廖师傅”这一角色而广受欢迎,在鬼畜界声名鹊起,被誉为“佛山蹭饭一哥”。
9、邰祖辉
《三国演义》中扮演曹仁,《水浒传》中扮演刘唐。
曹仁是曹操的铁杆,前期不显山不漏水,后期反常骁勇,堪称魏国一代名将。可惜因武将太大,邰祖辉并不算突出。
不过在《水浒传》中,他就很有标识性,脸上的红斑以及须发皆红,让人形象很深入。
10、啜二勇
《三国演义》中扮演吕范,《水浒传》中扮演张文远。
吕范是孙策的部下,后来周瑜献美人计,欲把刘备变成东吴女婿,吕范便是媒妁,一手促成了刘备与孙尚香的婚事,让周瑜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到了《水浒传》中,啜二勇则扮演居心不良的张文远,宋江待他不薄,却与阎婆惜不清不白,最终逼得宋江犯了人命官司,水浒正式拉开序幕。
啜二勇长相阴柔俊美,将张文远刻画得极为出彩,尤其是那种阴狠和淫邪的气质。
日子中,啜二勇却是十分正派,主要在国家话剧院演话剧,偶尔也客串电视,表现都十分精彩。
除了这些之外,唐国强、魏宗万、何晴等,都一起演过《三国》和《水浒》,但因为名气较大,而且都是主演,就不细说了。